近年来,从化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学习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深挖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统筹布局并大力推进19个特色小镇建设,将其作为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抓手,组团连片、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乡村,努力探索实践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从化的特色小镇建设具有明显的“从化特色”。
特色小镇全区全覆盖
19个小镇分布在全区5镇3街,其中街口街1个,城郊街2个,江埔街2个,太平镇2个,鳌头镇1个,温泉镇2个,良口镇5个,吕田镇4个,实现了特色小镇8个镇街全覆盖。
依托特色小镇,辐射带动一批乡村振兴的格局初步形成。从化区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兴村富民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抓手,通过特色小镇建设,辐射周边区域的乡村共同发展,形成与特色小镇互为补充、互相呼应、组团连片的格局。
打造“一镇一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每个特色小镇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如,莲麻小镇充分挖掘流溪河源头生态文化、客家民俗、头酒酿造、豆腐作坊等特色饮食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动四周村庄形成了以民宿、酒坊、酒铺、酒馆、炒茶铺、豆腐作坊等为主要体验主体的乡村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又如,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依托明显的区位和土地资源优势,通过流转土地集约经营,推动了宝趣玫瑰世界、天适樱花悠乐园、飞腾兰业等20多家花卉企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以兰花、樱花、玫瑰花等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通过“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生产方式,带动农民收入近三年增速均超15%。
温泉财富小镇以金融产业集聚为特色,已入驻金融类企业157家,资产管理规模超600亿元,2018年带动产生税收超2000万元。
南平的静修小镇依托当地生产荔枝、柿子和青梅产业,开发利用“空心村”,吸引游客来“静修”,村民的收入由原来的年均16500元增加到现在的21000元。
打造发展平台带动乡村人才振兴。从化区在推进每个特色小镇建设中,注重打造发展平台,为乡村振兴聚集人才。
如,生态设计小镇打造以生态设计为核心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陈纯院士为小镇首席科学家,建立院士工作站;成立了国际生态设计促进中心、中瑞设计中心、湾区设计开放大学、粤港澳生态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67家生态设计企业,吸引聚集了大批高端人才。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有序推进,带动了当地村民技能的提升,挖掘了各类能工巧匠,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农村建设人才,村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在12月13日至15日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设计组织、设计院校、企业以及全国工信系统代表、部分省市代表等1200多人参加了大会活动。
弘扬先进文化带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特色小镇之所以“特”,关键就是有独特的文化。从化区在打造特色小镇时,注重挖掘或者赋予小镇特色文化内涵。
如,充分挖掘莲麻小镇的红色文化。莲麻小镇内有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该小镇大力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广州北部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产业带,辐射带动周边,形成红色文化之魂。
西塘童话小镇通过举办稻草节,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份田璞归小镇通过完好地保存客家特色的传统围屋建筑群,保留独特的客家宗族居住文化。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乡村生态振兴。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以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为重点,组建巾帼服务队和学生志愿服务队,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和群团作用,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深入开展“洗脸”工程,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打造小镇生态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截至目前,莲麻、西塘、西和等小镇所在行政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标准,特别是莲麻村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等称号,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鲜活样板。通过特色小镇的示范带动,目前全区221条行政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83条行政村基本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带动乡村组织振兴。配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确保了特色小镇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是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特别是紧紧抓住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举办“头雁”队伍培训班,选派23名有能力、有干劲的机关干部担任特色小镇建设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二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充分依靠和动员小镇内的党员干部和本土“能者贤达”,带动广大群众一起参与进来。
如,莲麻、西塘等小镇的党支部书记带头办民宿,打消村民疑虑,让村民搭上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快车”。三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拓展“仁里集”智能治理云平台、民主法治议事大厅和“幸福奋斗讲坛”等内涵和功能,成功打造莲麻村、米埗村等一批乡村振兴党建示范点,西塘村从过去的“毒品村”“贫困村”华丽转身为现在的童话小镇。
下一步,从化区将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进一步加大特色小镇对四周村庄的带动作用,重点打造几个组团连片发展带。通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广州北部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产业带,辐射带动东坑、东联、塘基、三村等村庄。通过推动“西塘-西和-温泉-米埗”特色小镇联动发展,打通生态旅游廊道,形成4个小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辐射带动黄场村、矮岭村、左村、鹿田村、卫东村等转变村庄的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南平静修小镇、锦洞桃花小镇等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组团发展能力。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