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几年,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园区”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全球产业园区逐渐向着智慧化、创新化、科技化转变。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智慧园区正是国内各类成熟园区转型升级的典范。
一、智慧园区概述
1、智慧园区概念
从产业园区开发商的角度来看,所谓智慧园区,是指融合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具备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智能事务处理和无所不在的服务提供能力,实现园区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企业经济竞争力、园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先进园区发展理念。
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在于“智慧”,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将“智慧”渗透到园区建设与运营的每个细节,加强园区业务、服务和管理能力,创新组织架构,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园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
2、智慧园区的目标
在智慧园区建设的过程中,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运营者的角度出发,需要高效智能的管理、绿色节能的设施;从企业的角度看,其长远发展更是需要各类企业服务资源,如工商注册、财务税收、融资担保等;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良好的办公环境,以及完善的生活服务是首要需求。围绕企业的发展要求和人才的精神需要,建设智慧型园区,必须协调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实现管理、工作、生活智慧化,三位一体打造智慧园区。
3、智慧园区突破传统智能建筑限制
为调整经济产业结构,集聚产业优势,我国大力发展的园区经济,形成了我国地域经济的增长极。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传统的建筑智能化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从更高的公共数据应用、异构网络的共享、多重数据的融合的层面出发,解决了以上面临的问题。
物联网与智能建筑的物理架构具有很多相似性,各个子系统相当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节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数据汇集到数据服务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从而提供更高级的动态数据应用服务,将使得传统智能化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智慧产业结构图
二、智慧园区投资建设模式
从全国范围来看,智慧园区投资建设模式主要包括园区管委会模式、运营商模式、厂商推动模式、第三方公司模式共四种。
三、智慧园区典型案例分析
1、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
(1)园区简介
位于杭州北部软件园内,规划用地150亩,2015年2月一期开园。一期占地48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5幢现代楼宇组成。集聚智慧信息产业,重点引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工业物联网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传感业、智慧云服务业等五大智慧产业企业。
未来三至五年,该平台将集聚200 家以上智慧信息产业领域的新锐企业,10000名以上员工,实现年产值100亿以上。
(2)园区特色
搭建“五大厦、六中心”产业平台:打造物联网大厦、云计算软件大厦,移动互联网大厦、半导体大厦和电子信息大厦等“五大厦”。同时,建立产品体验展示中心、金融投资服务中心、技术培育指导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技术检测中心、公共会议中心等“六中心”,助力企业发展。
打造全国物联网展示体验长廊,面积为 打造全国物联网展示体验长廊,面积为2000平方米,长约1公里,为智慧地球、时空隧道、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生活、智慧家居等体验馆。
招商策略:以相关商协会资源为引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比如引进中国云计算应用联盟、浙江物联网协会、中华健康云服务联盟等全国性行业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力量整合行业资源。
特色服务:借助惠普智慧园区云平台为入企业提供基础it服务(机房、数据中心、服务器、云桌面、云办公、云宽带),政企云服务:为入园企业便捷政策申报、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投融资、人力源、办公后勤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政策支持:为入园企业提供税收奖励、房租补贴、设立智慧信息创业风险池、奖励智慧产业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装修补贴等九大扶持政策。
(3)引进企业代表
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京东集团杭州研发中心,工业物联网“智慧工厂”改造能手——杭州集控科技,智慧教育模拟软件企业杭州贝腾科技等。
2、浙江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
(1)园区简介
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地处嘉兴市中心城区西南面,规划占地面积约3.23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5亿元以上,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占地156亩,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7亿元,于2011年3月开工,2013年正式开园并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占地206亩,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于2016年陆续投入使用。
(2)园区特色
规划布局: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分为四期建设,其中设有产业培育区、产业发展区、教训培训区、综合商务区、生活配套区等功能区。目前,一期项占地156亩,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占地206亩,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陆续投入使用。
产业定位:园区产业定位为“两大经济、两大产业”即总部经济和信息经济,互联网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重点招商方向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物联网, 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发展目标:计划至2018年底,全面完成园区一期 、二期项目建设投入使用,使智创园整体形象基本显现;力求至2025年底,企业集聚达到500家,人才集聚3万人,努力将智创园建成为全市领先的智慧产业新高地,区域性高层次人才集聚地,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创新基。 才集聚地,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创新基地。
运营服务:园区已形成六大配套性公共服务平台,分别是投资发展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才支撑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同时,园区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给入驻项 目激励。
(3)引进企业代表
园区紧紧强势打造长三角领先的智慧信息产业高地和区域性高端人才的集聚地。截止目前园区已引进物联网、互联网、软件开发、文化产业等项目超过170个,包括上市公司慈文传媒、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光弘电子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巨磁智能项目、中国航天四维智慧交通项目等一批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好项目。一期的入住率达到95% ,产值超过20亿,税收超2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型的科技产业园区逐渐向创新化、科技化、智慧化转变。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智慧产业园区可结合自身特有的高端产业定位,引入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将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发展“两手抓”,形成聚集产业的智慧化和园区的智慧化“双驱动”,既有智慧园区之名,又有智慧产业之根 ,成为助推智慧城市的“加速器”。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