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狭窄的胡同里不分东南西北,和几个小时前刚认识的新朋友一起远眺长江,在陌生的国家随意钻进一家其貌不扬的烘焙店......总之,绿灯直行,红灯转弯,在街头巷尾寻找惊喜。这种随性行走、感受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的旅游方式被称为“citywalk”,直译为城市漫游,目前已经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旅行方式。
继“飞盘”之后,citywalk又在今夏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与“精心计划”“高强度”“打卡式”的特种兵旅行大相径庭,citywalk强调的则是“随心所欲”“慢节奏”,以及“沉浸式”的体验。
根据dt财经和dt研究院在《2023旅游调研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在citywalk、躺平式旅游、就地旅游、特种兵式旅游以及参加老年旅游团等各类时髦的旅游方式中,citywalk颇受年轻人欢迎,排名第一。citywalk能帮助参与者更加聚焦城市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很多路线就像行走在“露天博物馆”之中,人们与城市产生了更深度的链接。
citywalk的旅行方式最早来自伦敦,是几个人在专业讲述员的带领下,有计划地行走在城市中的某条路线上,从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各方面感受一座城市鲜活的生命力。与其说旅游,不如说更像研学,是一种高文化浓度的活动,对于普通人有一定门槛,更适合文史爱好者。
citywalk旅行的核心是深度感受、重新理解,文化属性较强;现今citywalk旅行在中文互联网上流变,被大众选择和重塑——更像是以“成为当地人”的形式去观察一座城市的过去和当下,时间不再紧迫,旅行的需求也不再那么急切,我们以松弛的姿态去感受,彻底地放大了自由和随意性。
也因为这种随性与自由,citywalk旅行多了更多社交属性。根据社交平台上citywalk的线路分享,不少网友寻找“citywalk搭子”,结伴漫游城市,打发一天时间,运动的同时还能涨知识,与新认识的伙伴共享一段旅途。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citywalk?
找回身边的市井生活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城市生活具有一体两面的特征。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中内卷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从而忽略了身边的景象和市井生活,那些带有烟火气或人文底蕴的街巷景致逐渐成为被边缘化的空间。
不同于景区走马观花式的旅游,citywalk需要漫游者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景象,用心感受城市的底蕴。通过citywalk,年轻人得以从现实生活中抽离,转而进入城市生活的另一面——市井生活,进一步加深对所处城市的了解,城市不只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还会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温馨的风土人情,这些也正是漫游者们所体验到的。
作为一种微旅游形式,citywalk即向年轻人提供了“离开”“逃离”现实生活情境,重新嵌入习以为常的市井生活情境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实行于市井生活中的citywalk,具备着一套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在市井生活中,citywalk创造了游荡、驻足、观察、聆听、提问的机会,打破了现实生活造就的常规秩序和约束,使年轻人获得久违的主动权和存在感,重归他们所向往的安逸、闲暇的慢生活。
广州荔湾区恩宁路历史街区永庆坊。吸引游客体验广州西关的风土人情。
加深与地方的情感链接
以参与的视角体验未曾涉足的“边缘”空间,citywalk一方面跳脱出现实压力对人的“主体召唤”,转向草根风格的市井生活;另一方面citywalk也通过建立起漫游者与城市中市井景观的关联,丰富年轻人对城市的感知与体悟,寻求重塑“恋地情结”的可能性。
段义孚的“恋地情结”概念指涉的是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性的互动关系在citywalk中表现为两点,第一是漫游者与市井中人的交往,很多漫游者都会在citywalk中与普通市民对话、聊天,这种情绪价值的提供体现了城市地方所具备的温情气质。第二是漫游者与历史文化景致的互动,在citywalk的过程中,不仅能看到了充满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还能探寻街巷中隐藏的风味小吃。蕴含地方或民间特色的城市景观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人与城市通过这两方面的关联互动,使重新建立、塑造“恋地情结”成为可能。
图源:小红书
citywalk的三种形式
要想看一项新兴运动怎么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社交网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目前流行的citywalk有三种形式。
1、漫无目的、开盲盒式瞎溜达活
跟目的性极强的特种兵式旅游不同,citywalk主打一个沉浸式、慢节奏。相对于天南海北的旅游,citywalk多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时间多在周末,不设目的地,不打卡网红地标,不用考虑“出片”,在路边随机发现的一家超好吃的面包店都可以成为一种“小确幸”。
然而,这种开盲盒式的citywalk因为随机性太强也最容易“翻车”。在小红书,citywalk热门笔记留言区点赞最多的是“容易/怕迷路”。
图源:小红书
2、强主题性的citywalk
因为citywalk“有门槛”,所以在社交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有规划的citywalk攻略。citywalk也开始跟更多的消费场景产生联结。
据《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2023年版)》数据显示,今年旅行消费的四大新趋势是小众独特、自在松弛、未知惊喜、深度在地。同时,距离近、花销少、不拥挤、美食多也是年轻人选择旅行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
需求映射到产品,citywalk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主题。在社交平台,citywalk的胡同路线、赏花路线、文艺路线,一应俱全。与此同时,逛吃、夜游、扫街也成为打开citywalk的新方式。上海的武康路、安福路,北京的鼓楼、雍和宫,天津的五大道、意式风情区、西开教堂、瓷房子等都凭借独特的城市人文气息成为热门的citywalk路线。
上海citywalk街景。图源:小红书@andy_s
3、付费制citywall
近年来,随着citywalk变得越来越火,在内容和组织上越来越专业规范,于是产生了付费citywalk,也就是花钱雇人陪你溜达。这也更接近citywalk诞生之初的理念。
目前,付费citywalk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沈阳等多个城市也出现了本地的citywalk组织。作为旅游产品,在携程,citywalk的形式以半日游和一日游为主,价格多在百元上下。但对于“在城市里走一走要花钱”这件事,目前的观点是两极分化。
亮马河沿岸
citywalk作为时兴的一种轻旅游方式,反映了年轻人渴望逃离现实生活,拥抱市井情怀的内心诉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代都市所催生出的“无地方感”,构成了重塑恋地情结的互动行为实践。
citywalk这种旅行模式大概率也不会是昙花一现的潮流,至少在小众市场会一直存在下去。因为城市快速变化,永远有人对城市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好奇,想要了解它的另一面。
得益于爱玩的年轻人,citywalk正通过种种改变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一种新路径,而这一新路径或许可以为当下同质、沉闷的旅游业带来新的生机。citywalk的走红,也给城市旅游产业链餐饮、购物、住宿等相关行业带来的新的机遇。
以往,城市各个区域旅游产品发展不平衡,受限于资源和地理条件,旅游经济繁荣的地方往往局限于部分知名的以及网红景点,而citywalk可以促进城市现有休闲资源的升级活化。
文章来源:境鉴leisureinsight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