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座被誉为“天府之国”的西南重镇,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现代都市风貌。从古蜀文明的辉煌到现代都市的繁荣,成都以其独特的城市气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商业领域中,成都这座城市正在不断呈现出蓬勃的态势,特别是在荣登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新一线城市榜首后,其商业生态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能够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群体的多样需求。
在当前社会快速变迁及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理念,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与高强度压力下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物质需求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更加注重消费行为背后的附加值,如情感共鸣、个性化表达、文化体验等,这些都成为了衡量消费是否值得的新标准。
被松弛感包围的城市
成都的松弛,离不开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包容性与松弛的生活哲学。成都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更反映在城市肌理与民众心态的方方面面。
走在成都的街头巷尾,你会看到茶馆与咖啡厅相邻而居,古色古香的宽窄巷子旁,现代感十足的ifs国际金融中心耸入云端,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先锋在此和谐对话,展示出成都独有的时间厚度与空间宽度。成都的“玉林小区”便是一个鲜活例证。
这里的老式居民楼与新兴的文艺小店并存,传统的“苍蝇馆子”(指那些外表不起眼但味道地道的小餐馆)与国际化的轻食餐厅和谐共处,老成都的生活气息与年轻一代的潮流追求相得益彰。
玉林的街道上,你可以听到老一辈用四川话谈笑风生,也能见到年轻人用英语讨论创业计划,这种跨界融合,正是成都包容性与松弛感的直接体现。
而东郊记忆这片由旧工业区改造的文化创意园区,保留了红砖厂房的历史痕迹,同时引入了音乐、艺术、设计等现代元素,变身为年轻人的潮流圣地。废弃的工厂不再是时代的遗弃物,而被赋予了新生,成为举办音乐会、艺术展览和创意市集的热门场所,展现了一种历史与现代的无缝链接,以及城市更新中的松弛态度。
总之,成都的包容性与松弛生活哲学,不仅让这座城市成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交融的典范,也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既尊重传统又拥抱创新,既讲究生活品质又不失轻松惬意的生活环境。
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开放的市场氛围,为各种商业形态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让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在这里和谐共生。
不断探索美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1.此地cypark
于6月28日开业的成都cypark作为成都首个社群商业公园,以“此地,志在生活”为核心价值观、结合其独特的社群驱动模式和精致的建筑风格成为了成都又一热门打卡地。
项目以3层的围合式半开放街区为主,贯连一座5层的盒子商业,总体量约4万方。依托于高新文化中心进行轻盈改造,项目保留了原生聚落的艺文气场,素色的外表给人一种简洁通透的轻盈感。
cypark主打骑行友好。项目与空中骑行道铁像文旅环无缝连接,场域内专门为骑行者设置了专用电梯、停车场、辅助道等,真正实现了骑行逛街,也让生活、商业与城市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专注于发掘那些有创意、有内涵且能持续发展的品牌,cypark将 “非标”二字展现得淋漓尽致。项目目前入驻品牌包含首店15 ,社群旗舰店20 ,涵盖户外运动、时尚潮流、文化艺术、风味餐饮等多元业态和领域。
有意思的是,cypark反传统模式,将品牌清单分为六个板块:「culture 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事件发生地」、「sport 新锐运动户外社群聚集地」、「trend 多元潮流文化汇集地」、「fashion 前沿原创设计舞台」、「social令人惊叹的社交目的地」、「lifestyle 美好生活的体验平台」。围绕着这六大板块,项目定期举办如骑行赛事、时尚展览、艺术沙龙等各类文化活动和社群活动,快速地搭建了消费者沟通体系,增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和联系。
2.gogo ego
十多年前,在网购还不是那么便利的年代,ego潮流广场,就是大学生们的线下版淘宝。2024年4月,全新升级的ego强势回归,要拿到自己潮流霸主的地位。
精准抓住当下少女心的脉搏,是成都ego的强大优势。显然,仅仅是简单的购物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少女,现在的网络女孩最喜欢的还是打卡拍照。
走到商场门口,鲜艳、饱满的黄色直冲眼球;进入大厅,简短明了的广告语,统一的色调、统一的设计,商场主大道被明亮的黄色包裹,配上商场吉祥物gogo的可爱画像,实在是怎么拍都好看,随手拍也能出大片。
一楼的主力品类为潮鞋,大厅直接变身潮鞋专卖店,上到二楼,主要商品为户外运动类服饰,冲锋衣、卫衣、长裤等,风格较中规中矩却也有些小众高级感。一看就是女生专属空间则被安排在了三楼,整个空间被装点为粉红豹同款的鲜艳粉红色。不仅是墙壁,地面、装饰、放眼一看,尽是粉红。
3.co#ner食堂
成都cosmo作为优秀案例被我们提到很多次,今年5月,被安排在成都cosmo 4楼的社区小食堂coner正式开业。
co#ner谐音corner,”# ” 象征空间里被划分的若干小空间,由多种业态组合成的一个为大家提供社交、办公、餐饮的城市角落。
整个食堂主打禁欲系、冷淡风,在整体设计上依旧延续了极潮的轻工业风格,但绝对不粗糙。co#ner的售卖形式以模块化的“档口”为主,结合pop up快闪店铺,持续且多变的结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丰富,更多样的用餐体验。水泥的原色配上暖木色家具点缀,大量的可爱的简笔插画,色彩灵动,给人温馨的放松感。
作为一家想要吸引年轻人的社区食堂,coner也考虑到了性价比,茶饮、东南亚料理、云贵川创意菜、低卡轻食、创意素食...种类丰富,人均价格在20—40元区间。所以,这样一处好拍、好吃、好聊的地方实在是没有理由不吸引年轻人。
4.麓湖cpi
成都麓湖cpi位于风景秀丽的岛屿环境之中,其设计回归自然本真,临湖而建,巧妙融合山地特色,建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顺应树木与地形,以曲径通幽的设计引导游人探索,营造出随性游逛的乐趣。
项目强调建筑的可识别性,采用简洁的几何结构与混凝土材质,注重空间的轻盈感,同时通过建筑外观的植物配置、户外布置及灰空间设计,展现各商户的个性,增强品牌间的差异化体验。
cpi致力于打造一种“公园式商业”的生活方式,将商业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形成花园式商业社区,营造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
这里,绿植环绕,文化展示点缀其间,利用“公园20分钟效应”,鼓励短途步行,享受健康生活。
5.白墙公园by nature
白墙公园是位于成都市锦江区马家沟片区的一个城市街区,该片区原为老旧院落较集中的地方。
如今,白墙公园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街区。
沿街面采用大面积落地窗的设计,使绿意和光线自然地涌入室内,营造出通透明亮的空间,令人感到轻松舒适,没有压迫感。
建筑的外观呈现出自然的姿态,如其英文名“by nature”,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受。
“沙河”在古代被称作升仙水,和府河、南河一起被称为成都“三河”,都是流经成都市的主要河道。
沙河自北向南,串联起了诸如成都印象城、东郊记忆、万科天荟广场等多种商业形态,不过,滨河 公园绿地的商业形态倒是比较稀缺。
因而白墙公园by nature在高品质生活与亲近大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
6.廊里艺术生活街区
在成都,那些有环境、有文化、有仪式感,能拍照打卡的街巷,成为了年轻人走街串巷的新晋目的地。
其中,廊里艺术生活街区脱颖而出,它不仅具备了吸引年轻人的所有特质,更通过巧妙布置美术装置与艺术小品,为这片空间注入了灵魂与故事,构建出一个连接人文、城市脉搏与商业活力的桥梁。
在这里,艺术不仅是观赏的对象,更化身为一种体验,让消费者在购物、休闲的同时,享受到文化的滋养与精神的洗礼,让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成为一次心灵的触碰。
街区内的下沉式广场,以美式公路风情为主题,巧妙地将异国风情与休闲度假氛围融为一体,不仅设计上别具一格,更成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仿佛一步之间,即可穿梭文化,体验不同风情,有效破解了传统商业项目中下沉空间的引流难题,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7.regular源野
regular源野,以侘寂美学与极简主义建筑为核心,采用清水混凝土构造,其精工细作的接缝与质感,无不透露出低调的高级感,深植成都本土文化的精髓,将生活方式的追求提升至艺术层面。
项目围绕北、西、东三大下沉式花园布局,以一个灵动的公共艺术空间——gregarious作为纽带,巧妙融合,商铺沿公园环形轨迹优雅展开,宛如一幅流动的商业画卷。
这里,集结了众多成都本土的标志性品牌,每一家都浸透着浓厚的成都人文风情,黑白灰的色调设计,不仅提升了空间的纯粹与深度,更凸显了入驻品牌的独特个性,形成“空间为展,品牌为展品”的独特视觉叙事,彼此衬托,相互成就,共同颠覆了传统市政公园的固有印象,从简单的休憩场所转变为集文化、艺术、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regular源野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聚集地,更是一个引领潮流生活方式的年轻力舞台,它精准捕捉并满足了现代年轻人对新鲜体验的渴望,将商业空间升华为探索生活美学的实验场。
8.凡米里
凡米里,其名蕴含“家庭”之意,占地3.6万平方米,精心雕琢为一个紧凑而温馨的购物街区。从外部结构至内部装饰,乃至美学陈设的每一细节,皆巧妙运用大胆的色彩对比,加之暖色基调的广泛应用,构筑出令人过目难忘的视觉标志。
商业区与公共区域界限分明却又和谐相融,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环境氛围。与市面上常见的封闭式购物中心或某些社区商业项目不同,凡米里以其开阔的视廊设计,实现了视觉上的无限延伸,顾客一踏入,即可全面感受其独树一帜的风格韵味。
“左街”与“右巷”作为贯穿整个项目的两大动脉,辅以多条连接至珑熙汇公寓及其他人行通道的便捷路径,成功打破了传统建筑的隔离感,促进了空间的流畅互动。
这一开放式的社交环境鼓励人们与商业空间进行自然而深入的接触,优化了人流动线,旨在深度激活潜在顾客群体。
因此,凡米里匠心规划了宽敞的步行径、休憩专区,旨在增进消费者的沉浸体验,延长停留时间。
同时,这些设计考虑到了宠物友好的需求,并确保了户外就餐区的私密与宁静,营造了一个全方位、贴心周到的社交消费空间。
9.天府社创中心
项目坐落于成都成华区麻石烟云公园内,天府社创中心以其独特的内敛气质与公益导向,成为二环内主城区的一抹亮色。
这里不仅是知识与创意的孵化器,更是一个集社区图书馆、创意工作坊于一体的升级版公共空间,配备高速网络与抢手的座位,加之整洁的热水供应、高档洁净的洗手间,以及贴心的储物柜服务,为访客提供便捷与安心。学习工作间隙,访客可沉浸于免费的书籍海洋,或是浏览周边展示的社会公益活动海报,感受知识与公益的双重滋养,意义非凡。
特别关注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社区食堂以实惠的价格(老年人享受额外补贴)提供健康餐食,三至四样菜品搭配,口味清淡,制作严谨,兼顾老年群体与健康饮食偏好的年轻人。
此外,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系列活动点亮了他们的金色年华,而无障碍设施等细心安排,则无声地传递着对长辈的尊重与关怀,彰显出深植于设计中的浓厚人文情怀。
10.r29社区生活空间
r29社区生活空间,以小巧精致之姿,在众多小而美的商业项目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地将社区的温馨与邻里的亲密无缝融入现代生活空间。
尽管占地面积仅1200平方米,这片创新社区天地却巧妙融合了社会、生活与美学的多重价值,成为一个高度聚合的多功能枢纽,从日常居住到休闲娱乐,乃至便捷的政务服务,九大生活服务功能一应俱全,全方位包裹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秉承“全龄友好、全时活力、全新体验”的核心理念,r29社区生活空间超越了传统界限,集政务服务窗口、商业活动平台与文化创新基地于一体,为周边居民构筑了一个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新生态系统。
它不仅革新了共享经济在公共空间的应用模式,更是为社区空间规划探索出一条融合商业智慧与公共价值的新路径,彰显了未来社区生活的新风尚,让共享理念在细微处绽放光彩,重新定义了社区生活的无限可能。
11.匠人里文化特色街区
匠人里文化特色街区,作为国内首开先河的“匠人”主题文化地标,紧紧扣住“发现新时代匠人”的核心脉络,巧妙地将历史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时尚潮流相融合,在老旧街区的涅槃重生中,绽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成功吸引了追求新鲜体验的年轻族群。
历史与现代在此交织,文化在碰撞中激荡出新的火花,不仅催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象,也让这片区域的消费者群体悄然经历着年轻化的变革,为古老城区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时代活力。
行走匠人里,古老的红砖墙与前卫的店铺设计共存,不仅不显突兀,反而碰撞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和谐美感。匠人里背后,承载着工人村社区的岁月痕迹,那些斑驳的红砖,每一块都镌刻着数十年的记忆。
街区仅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貌,还巧妙地挖掘并延续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内核。通过精心规划与业态布局,匠人里被细分为四大特色区域:风味独特的美食区、静谧雅致的文化休闲区、创意涌动的文创产业区,以及便利居民的益民生活区,各区域功能互补,共同编织出一个既复古又现代,既实用又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空间。
结 语
观察成都商业的蓬勃生态后,不难发现,它们之所以能焕发如此活力,核心在于对文化根源的坚守与现代创新的巧妙融合,以及对消费者深层次需求的精准洞察。这些项目不仅仅是商业空间的重塑,更是城市文化自信与生活美学的集中展现。
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趋势:未来的商业发展,将是人文关怀与商业智慧的深度结合,是在快速消费时代寻找情感共鸣与个性化表达的探索。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它要求我们在赞美当下成就的同时,更要思考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其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让这些商业小宇宙成为推动城市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
文章来源:其美设计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