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街区的热潮兴起,沉浸式体验如何惊艳“出圈”?-凯发app平台
来源:和桥机构 作者:和桥机构 时间:2023-08-21
消费者对实体商业的角色定位越来越聚焦于“游逛”体验,街区式商业项目成为行业的新发展机遇。大批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城市气质的沉浸式文旅休闲街区、夜游景区成功“出圈”,实现了逆势成长。
这些不断成功“圈粉”的沉浸式文旅街区项目,不仅成为了当地的城市地标,而且实现了一街兴一城的目标,例如西安的永兴坊、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昆明的茶马花街、梅河口市的东北不夜城、江苏盐城的唐渎里等。本文将盘点代表性的热门新兴街区案例,提炼沉浸式文旅街区的六大主要特点,以及沉浸式城市街区场景感、氛围感营造的主要方式方法。
贰厂文创街区位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庆市渝中区,街区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主街长度559米。街区以打造“国际化、无界、创意厂”为目标,依托旧工业厂房格局,创新运用“寄生建筑”理念,保留了街区不同年代的建筑元素和时间印记,并通过深入挖掘呈现老厂房的核心文化,不断丰富街区的艺术文化气息,共同将贰厂打造成为历史与当下,记忆与未来对话的开放性空间,目前已成为山城重庆工业旅游的新地标、新名片。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示名单,其中重庆市渝中区贰厂文创街区入选!过去,贰厂文创街区是繁盛的工业印刷中心,其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四川省财政厅印刷所”“中央印制厂重庆厂”“西南财政部印刷厂”“重庆印制二厂”。80余年的历史变迁,积淀了独特的工业历史文化,也给街区留下敬业报国、自立更生等众多精神指引,并通过一件件珍贵的老照片、实物展品,向游客诠释着过去的时代记忆,接续传承着工匠精神。现在,贰厂文创街区以工业遗产为底,打造了“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夜秀”为主的夜间消费集群,集聚了艺术展示、文化娱乐、文创产品展销等多元化、特色化业态,形成了“全时”旅游和文旅消费集聚发展格局;街区还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融合工业体验、时尚文化、研学教育等业态构筑了多种模式共生的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人文底蕴愈加厚重、旅游产品不断丰富、配套设施趋于完善,街区的知名度、美誉度持续上涨。2021年,街区实现经营收入约1.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6%。近年来,街区以工业文化为引领,深度挖掘抗战时期区域经济文化、工业厂区历史沿革等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并打造了“活态”传承、开放式的新型工业博物馆,持续推动文旅消费,强化国际文化交流,增强街区的文化艺术氛围。(2) 盘活老城资源,创新“工业 ”、“休闲 ”产品数十年的工业文化发展史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在经济基础殷实、工业文化资源禀赋,劣在工业建筑破旧老化、环境状况不佳。如何创新传承工业文化资源,盘活老城资源,让老城焕新颜,让艺术流动起来,不妨一起看看贰厂文创街区的发展之路。街区突出“工业 ”深度融合,突破“工业 产业园”传统模式,创新“国际化、无界、创意厂”模式,将百年工业遗产与创意、文化、艺术、设计、体验等各类资源和旅游要素形态深度融合,开发融参观、互动、购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主题旅游产品,打造了品质高端、业态多元的新兴产业空间和立体化消费集聚区。街区还创新“休闲 ”产品,以重庆工业文化和山地工业遗迹为两大特色元素,延伸“全时”“全季”的休闲产业链条,打造彰显工业文化特质的旅游休闲地标。同时,街区突出休闲特色服务,进行智能化服务升级,建设多条轨道交通、城市公交、专线巴士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主客共享”的休闲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出行需求。20年前,北京市朝阳区751旅游休闲街区(以下简称:751园区)还是一处典型的工业大院,今日时尚、设计、摩登、新锐成为它的新标签。从工业锈带到时尚秀带,751园区走出了一条破茧成蝶的焕新之路。2019年,751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20年,751园区被认定为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2020年消费季品牌榜十大文化消费地标。2021年,751园区被认定为北京市级旅游休闲街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示名单,751园区入选!751园区的前身是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第五分厂,它曾与北京焦化厂、首钢煤气厂并列为北京三大人工煤气气源厂,是一座功勋老厂。2007年3月18日,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正式揭牌,成为国内首个以工业设备设施再利用的文创园区,并创造了15万立方米煤气储罐、火车专运线等改造再利用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国内首个案例。走进751园区,浓浓的工业风扑面而来,这里既保存了脱硫塔、铁路线、储气罐等工业遗址风貌,也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历经60余年的风雨历程,当年的厂房和设施虽阅尽沧桑却风韵依然,与陆续扩建形成的现有厂区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老工业资源与时尚设计对比强烈,具有炫目迷人的质感。远远望去,高耸入云的烟囱、德式风格的电厂、古朴的老蒸汽火车、螺旋式大型煤气罐以及林立壮观的裂解炉群、纵横交错的管道集束,各阶段工业文明触手可及的独特景观,无言地向世人诉说着往日的辉煌。751园区通过新旧有机融合,将“火花”变成了“星光”、将“蒸汽”变成了“人气”,是打卡拍照的好去处。751园区承载了北京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是传承发展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实现了工厂大院向时尚消费街区的转型。它将工业历史印记,与科技、时尚、艺术、文化等元素紧密结合,专注于工业资源再利用的探索与实践,聚集展示、发布、交易、双创孵化的业态,形成以时尚设计为主,涵盖服装、建筑、家居、汽车、大数据、智能硬件等多门类跨界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推动设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751园区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与“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搭建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依托科技创新,文化内容运营,集聚资源、产融结合、共享协作的产业服务平台。并以促进文化消费升级为目标,依托园区文化演出、设计展示、品牌活动、美食创意、文化沙龙、读书分享会等文化内容,提升园区对周边区域的文化消费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城市文化新高地,促进产业与消费升级。自建园伊始,751园区便明确了国际化、高端化、时尚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以时尚设计为核心,以服务、交流、交易、品牌孵化为发展定位,积极引入设计领域头部资源与新消费业态,逐步形成了以时尚设计为主、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具有工业风情独特、网红业态集聚、品牌活动荟萃、街区氛围浓厚、文化科技融合等特色。随着工业旅游不断发展,来园区看大戏、逛市集、看展览、品美食成为市民游客的新选择。目前入驻园区的高端、国际化设计师工作室及文化消费相关企业150余家,其中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家居设计、智能科技等类70余家,设计类企业超过80%,相关配套类企业近20%,入驻设计师1500余人。751园区坚持工业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更新理念,坚持优化园区产业业态,引入新消费业态首店、概念店与优质企业,形成新消费品牌集聚;利用改造后的工业空间资源,为高端品牌发布、原创设计展示提供场馆场地,自主策划了751国际设计节、751汉文化节、宇宙工厂、drama一夏·首届北京戏剧嘉年华等原创文化活动,并联合众多专业机构如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每年打造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751园区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对于老工业区焕发活力、现代工业提升多元价值、工业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城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园区场地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室内装饰等一切遗留下来的存在物,体现了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艺术观念以及时代精神特质。园区在改造过程中修旧如旧,在不改变基本格局和主体设施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保留厂房的“原汁原味”,保留脱硫塔、铁路线、储气罐、输煤廊等工业遗址风貌,改造为集产业业态、消费运营、文化活动的空间,形成老工业资源与时尚设计的强烈对比和冲击。未来,751园区也将进一步聚焦工业资源保护与再利用,使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成国内外工业设备设施保护与再利用的典范,打造文化新地标,建设好特色园区,在老旧厂房转型利用中,文创与科技相得益彰,创新“文化 旅游 工业”发展模式,提升751园区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这里有水泥的前世今生,有唐山的工业旧时光,是新兴城市的玩酷地带,也是最流行的工业风街区。这里沉淀着历史,畅想着时尚,凝固着文化,也描绘着一个传统工业城市向新兴文化城市华丽蜕变的蓝图。这里就是启新1889文化旅游街区,由中国第一座水泥厂——启新水泥厂核心区更新改造而成,以启新原有历史和水泥工业风貌为依托,以文创为载体、业态为流线、展馆为媒介,以吃、行、娱、游等多种旅游休闲方式,融合文化体验、旅游、餐饮、娱乐、购物、展览、文化体育等多种文旅休闲业态,形成了文化空间、旅游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相融合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示名单,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启新1889文化旅游街区入选!一座启新博物馆,半部中国工业史。启新水泥厂始建于1889年,是中国第一桶水泥的诞生地,启新水泥厂跨越了三个世纪120余年的风雨洗礼,创造了中国很多个第一,是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在唐山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中,启新水泥厂完成了作为工厂的历史使命,成为宝贵的工业遗产。冀东发展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启新水泥“退二进三”,在启新老厂原址上,对具有重要历史和文物价值的老厂房设备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改造,为现代城市生活提供一个特色的体验式空间,也成为近代工业博物馆建设、老工厂改造利用、老建筑复活的实践与实验中最具代表性的范例。旧瓶装新酒,时尚工业风。曾经的老建筑经过修缮改造,形成了一个个中西式餐饮、画廊一条街、精品酒吧、个人工作室、私人会所、创意办公。园区已完成招商面积达2.5万余平米,入驻商户两百余家。目前,启新1889文化旅游街区已成为了唐山市路北区的一大文旅新地标。其着力打造的开放式文化旅游休闲空间,融合文化体验、旅游、餐饮、娱乐、购物、展览、文化体育等多种文旅休闲业态,已形成了旅游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相融合的文化创意体验区。街区现有商家180余户,文化特色的业态比例达60%,其中,特色的有唐山市第一家国学体验馆、唐山市第一家专业攀岩项目、唐山市第一家机车小镇、唐山市第一家设计师集合店;集图书、咖啡、文创生活于一体的24小时书店——树上时光等。街区通过多种业态,在满足本地居民休闲需求的同时,突出深度特色旅游体验,吸引和留住外来游客。首先,将街区景区化,根据街区的项目定位和场景策划,塑造出符合项目的主题ip故事,将ip的故事与自身的特色文化充分融合,形成项目地特有的文化符号。把文化符号始终贯穿在街区的空间设计、灯光设计、游乐设施、花车商铺、艺术布景、微演艺等里面。其次,对街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统一推广、统一物管,统一服务监督。按照旅游景区的服务标准提供标准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例如环境卫生、公共安全、交通组织、设备维护等,并且设置公共艺术景观、休息座椅、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路灯、垃圾桶、卫生间、导向标识以及多媒体信息智能化服务等,为游逛街区的游客提供安全、卫生及便利的消费场所。
街区就是景区,有利于主题街区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当地政府对街区的扶持引导,并且成为拉动当地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引擎和城市名片。在街区的统一规划设计中,应遵循“一铺一景”、“一店一味”的原则,打破传统商业街区商铺的统一式店招、门头、字体、颜色等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形象,突出个性多样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同时,明确商铺的经营业态、产品特色、地域属性、文化背景等要素,将这些要素融入到对商铺的店面店招、桌椅碗碟、服饰道具的设计中去,让游客看到这些特色商铺就产生美丽的视觉冲击,不由自主的拍照打卡,极大提升了街区的文化体验感。在沉浸式主题街区中,文化表演是十分重要的场景内容,除了那些行为艺术表演的职业演员外,还有就是商铺的经营者。他们能根据所经营产品的文化背景及店铺风格,或装扮成陕西的当地人售卖肉夹馍,或装扮成民国时期的青年人设计文创产品,或装扮成傣族美丽的小卜少在制作泡鲁达饮料……,这些商铺经营者的服饰穿着或民族、或文艺、或国潮、或古代、或流行,自然而然的就构成了街区的一道靓丽风景。商户不仅是街区商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街区的另外一群特殊“演员”,他们提供产品服务的过程就是另一种的特色表演。特别是街区中的小吃餐饮商户,他们通过抖音视频的传播分享,吸粉无数,成为了网红。他们在现场向游客展演了烹制食物的过程,其中制作的手法或夸张或娴熟,食物或诱惑或美味,叫卖声或高亢或悠扬,过程或惊险或趣味……,这样“烟火气”的表演为游客带来了美妙的味觉和视觉的感官享受。在设计街区产品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和消费场景的内容,例如长安十二时辰的产品打造就是“热门剧集ip 沉浸式娱乐 主题餐饮 国潮零售”, 以“唐食嗨吃、换装推本、唐风雅集、微缩长安、情景演艺、文化盛宴”等六大沉浸场景为核心,进而让游客产生对西安这座城市的兴趣。从文化精神层面去沉浸,将灯光、舞美、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交融渗透打造长安文化“超级ip”。东北不夜城则是以精致国潮文化为主线,汇集古风古韵、关东风情、现代文化、互动美陈、智能夜游、衍生文创、景观打卡等诸多元素,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古风文化氛围的体验场景。产品就是场景,只有锋利的场景才能穿透游客的心智,只有把场景设计好,街区的产品才能精彩,无场景不消费。特色街区的商业业态涵盖面广,商品形态丰富多样,目标客群年龄广泛,包括特色美食、小吃饮料、行为艺术、微演艺、文创商品、非遗技艺、酒店民宿、电影院、图书馆、酒吧、咖啡吧、文化演出、乡村特产等等,涉及了普通百姓的吃、喝、购、游、乐、娱、住等多方面的生活和消费需求。做特色街区没有固定的公式,游客需要的就是我们需要做的,紧紧围绕游客的消费需求,实现街区的完美融合,是打造主题街区并实现引爆的核心。首先,需要营造风格多样的场景感,或唐代、或宋代、或民国、或未来等。场景感与场景完全不同,前者更多的是感受,后者更多的是空间,场景感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引发其情感共鸣,从而激发游客对怀旧美食、怀旧商品的消费欲望。好的场景应该是能和人互动的,无论是情感也好,单纯的使用功能也好,其出发点一定是考虑到了客群处在这个空间的需求和真实感受。
其次,特色街区还需要营造普通百姓的生活体验感以及穿越感,无论是长沙文和友的60、70年代的生活场景营造,还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古代大唐街市,昆明茶马花街的民国风情街区,梅河口市东北不夜城的关东文化都是让游客产生新奇的好奇感,穿越时代,纵情古今,与演员互动,与游客互动、与场景互动,让游客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忧愁不快,身心完全沉浸于当下的环境,极大延长了游客的游逛时间及粘性消费。随着主题街区设计的热潮兴起,同质化问题也渐严重,相互模仿复制,让本有特色的主题街区文化也会变得平常,让消费者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主题街区营造并非一成不变,还需要在发展中求新求变,如此才能一直保持商业空间的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