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进世界500强,这家低调的国企不简单-凯发app平台
来源: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作者: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时间:2023-08-3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进一步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和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正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在此背景下,由世界500强企业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明源不动产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企存量资管创新峰会暨2023产业与园区高质量发展(广州)论坛”于8月初在美丽花城广州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国资央企以及专业机构代表近千名嘉宾共聚一堂,群英荟萃,共同探讨新发展格局下,国资国企如何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高效盘活存量资产、推动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此次峰会上,广州工控作为主办方之一,围绕着国资重组整合、服务实体经济,探索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分享了广州工控作为市属国有企业,如何服务广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大局,承接广州产业链打造,助力工业航母集群发展,走出工控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实践路径经验,为省市乃至全国的国资创新、产业升级贡献力量!释放国资功能作用
以“一主两翼”“3 2”产业战略
服务广州产业体系大局
“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百余年来,广州“机器巧”“百艺兴”“制作盛”,一批批工业先锋层出不穷,成为民族工业摇篮和现代工业体制改革先行地。十年来,广州市gdp连跨3个“5000亿元台阶”,广州经济总量占全省近1/4。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形成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然而,广州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也并非一片坦途,当下,广州“大链小群”问题依旧突出。一是工业发展动力不足;二是支柱产业不够平整;三是新兴产业支撑不足。对此,广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高张“二次创业”风帆,发力“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动产业走深走实。广州工控,作为承接广州工业高质量发展使命、打造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同样面临着内部“两多两少”等重大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广州工控如何发挥两类公司的功能作用,走出一条同时实现“公转”和“自转”有机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迫在眉睫。在本次峰会前夕的闭门交流会上,广州发展和改革委员副主任陈旭先生发言表示,“一个城市不能注重于一个产业,一个城市也不能有太多的产业,应因地制宜符合自己实际与国家战略相衔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的产业基因在于制造业,广州工控的产业基因,同样在制造业。广州工控是由广钢集团、万宝集团、万力集团、广智集团重组而成,旗下企业超300家,涉及11大产业37个业态,需要聚焦主责主业,做强主业、做精专业,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做好战略布局。通过对产业链条的梳理,广州工控最终明确了“一主两翼”的“3 2”产业体系,聚焦“新兴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三大核心产业链,全面梳理集团业务,进行市场化、专业化整合,推动非核心主业有序退出,实现核心产业链影响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广州工控充分挖掘存量制造业资源,坚持有进有退,从竞争优势、产业空间两个维度,重新梳理划分存量业务的发展定位,再通过“能混尽混、能扭尽扭、能活尽活、能退尽退”等运作策略,坚决清退缺乏发展前景的弱势企业,确保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另一方面,面向增量业务,广州工控瞄准工控四大产业集群,以一横一纵“t型”发展策略,发挥资本纽带作用,与孚能科技、山河智能、润邦股份、鼎汉技术、天海电子、南方宇航等龙头深度绑定,加快落地如孚能广州动力电池基地、大湾区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南方海洋装备产业园等多个百亿级的本地重大投资项目,逐步摸索出具有工控特色的“大龙头 — 大项目 — 大集群”产业发展模式。强化产业载体平台
通过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
多链融合
培育世界级工业集群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深刻改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各国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从以成本、效率、科技为侧重转向以安全、稳定和政治为侧重。在此背景下,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被摆在了突出位置,产业发展,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构建受到高度重视。其中,产业链“链长” “链主”制,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2021年6月,广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全面实施以市领导为“链长”和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双链式工作推进体系。“十四五”期间,广州力争打造8 个万亿级产业链群,全力建设超20 个千亿级产业链群以及一大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链群,形成“万千百”规模化产业链群梯队。“链长” “链主”制可以充分发挥链长统筹产业要素资源的优势和“链主”企业“头雁引领”和生态主导优势,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引导点状的产业分布发展成链状的产业联动,进而形成网状的产业集群发展生态。正如广州工控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景广军先生在大会上致辞所言,“广州工控要发挥作为广州市在装备制造业的龙头链主优势,技术整合社会资本,多元化推动产业资源要素向产业园区汇聚,探索具有公共特色的产业、资本、创新三链融合的经营模式,为广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贡献工控力量。”作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企业分链主和人工智能企业分链主,广州工控坚持用市场化手段,以产业、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高效配置,服务集团高质量发展,赋能广州产业集群培育。增强产业链,以载体集聚产业赋能要素。科技园区业务是广州工控重点打造的产业服务内容。瞄准 “新型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产业板块,广州工控结合项目在地发展条件,开展“一园一主题”产业策划,精准开展产业园区主题策划,融入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大局。目前,广州工控已经总体形成“一核三带四组团”的世界级工业集群布局,通过专业化主题园区建设,集聚产业发展共性要素,实现以“土地存量”资源优势换取制造业主业“发展增量”。拓展资本链,优化资本运作平台引导产融统合发展。广州工控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功能的枢纽作用,将其作为国企市场化改革的主战场,加大力度推进债券发行及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广州工控秉持着“能上尽上”的原则,加快培育上市公司集群;另一方面,广州工控坚持存量优化和增量引入“两手抓”,设立资本运营平台——工控资本,建立覆盖天使、vc/pe、产业投资、并购投资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基金群。促进创新链,“孵投联动”促进科技企业培育。当下,广州工控正以创新孵化空间为载体,逐步形成搭建异地孵化创新链。一方面,广州工控打造以创新孵化空间为核心载体,融合科技研发、创业办公、创客交流、风险投资、商务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全生态空间;另一方面,广州工控不断引入引入高等院校导师及知名企业家等资源,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智囊支持。广州工控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劲泉先生表示,“未来,广州工控还将以更大的力度提升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以更大力度激活创新的动能,以更大的力度整合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助力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再造!”重视数字要素资源
围绕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建设
支撑优质科创项目落地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各类资源要素的支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驱动产业发展的主动力已经从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向创新、资本、信息等效率型要素逐步转变,只有紧盯这些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资源,才能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保障。其中,数据正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价值的重要来源和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2023年8月,广州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件)》,意见稿提出,要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核心枢纽、全球先进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当前,广州不仅积极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出台了数字经济条例,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22条,数字新基建40条等政策举措,还大力重视数实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亮点突起。广州工控正是其中的榜样力量。广州工控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围绕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强化数字技术,推进创新创优。数字产业化层面,广州工控建立集团大数据中心,分领域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的在线监管体系,挖掘人、财、物、安全、法务等主题的数据价值,防范运营风险,提供经营管理决策依据,实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机制。产业数字化层面,据广州工控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雄辉介绍,广州工控已将数字技术、数字场景,融合进产业园区“投-融-建-管-退”全生命周期,赋能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支撑优质科创项目落地。例如,在园区开发管理环节,广州工控依据园区产品、配套等各个价值点进行系统整合,分类形成研究模块,输出可复制使用的广州工控园区标准化产品内容;在园区的落成运营环节,广州工控搭建了土地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从前到后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与维护。通过梳理资源台账分布,强化园区的数字治理能力;在数字技术融合场景应用方面,广州工控加强园区应用场景价值挖掘,统筹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能展厅及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四大要素,助力传统制造与增材制造、5g、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技术结合,打造了产业园区源网荷储充一体化能源系统、全自动机械井筒式地下停车场等多个亮点项目,驱动工控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从广州工控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数据要素的使用贯穿产业链供应链中各个环节,数字技术等新型要素在产业结构现代化提升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一轮技术和数字革命呼啸而来,广州工控正和中国制造业一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对着难得的机遇。小 结
广州工控重组以来以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资产超过千亿元的好成绩上榜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美国时间8月2日,《财富》杂志公布2023年世界500强榜单,广州工控又以365.885亿美元首次入榜《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414位。可以说,广州工控的实践发展,是广州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微观缩影,也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生动注脚。入围世界500强是广州工控发展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迈步向前的一面崭新的旗帜。和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一样,愿中国制造业企业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都能“接续奋斗来时路,策马扬鞭再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