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资讯

房企转型,学比亚迪就对了!-凯发app平台

来源:有得管理分享汇       作者:有得管理分享汇       时间:2023-09-11

比亚迪披露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1.24亿元,同比增长72.72%;归母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长204.68%;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大环境下,这无疑是一份值得骄傲的答卷。


刚好前几天看万科创始人王石直播,有人提出“地产行业有过辉煌的过去,现在已经不行了,要走向消亡”。王石给出的观点是行业没问题也不可能消亡,只是在新的模式下一部分地产企业不行了,对于其他地产企业来说却是莫大的机会。


比亚迪的发展历程不禁让笔者联想到曾经辉煌无比的地产行业,同样有着高光时代,现在虽然步入低谷,未来是否能够东山再起呢?


答案是肯定的,笔者十分认可王石的观点,地产行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只是需要转换思维,我们可以从比亚迪的发展得出地产行业王者归来的影子。


01

相似的发展历程


之所以说从比亚迪发展中可以看到地产行业再次崛起的影子,首先是因为两者的发展及其相似。


1. 比亚迪的发展历程


比亚迪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创业阶段。

此阶段,比亚迪凭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及深厚的技术背景从最基础的镍镉电池进行深耕,逐渐占据市场;同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大力发展镍氢电池与锂电池,经过多年的耕耘,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多家知名手机企业的电池供应商。


第二个阶段,产业升级。

在电池行业的成功不仅让比亚迪成为全球众多顶端手机企业的凯发app平台的合作伙伴,得到了最优秀的客户资源;同时在与这些顶尖企业的合作中不断磨练,形成并具备了领先行业水平的生产制造能力,也使之成为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


随着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资源的积累,比亚迪瞅准中国这个世界制造工厂的机会,果断进军手机代工领域。由于比亚迪自身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逐步发展为全球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手机代工企业。


第三个阶段,进入汽车产业。

手机生产是非常复杂及精密的,涉及大量的精密元器件,在手机代工领域的拓展让比亚迪不断积累复杂产品的生产、管理能力及信心。


汽车产业是公认的最大的产业机会之一。凭借在手机代工领域的积累,比亚迪于2003年通过收购西安秦川公司,进入汽车业务。虽然已进入汽车行业,但比亚迪没有盲目投入,而是结合自身在电池技术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开始进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研发,并将企业的发展方向确定为纯电动汽车。


在当年电动汽车还是新型事物,不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市场接受度都受到制约,导致电动汽车的销量非常不理想,比亚迪便一直坚持电池、手机代工与混合车相结合的模式继续支持纯电动车的研发,并在技术上不断迭代升级,刀片电池、超级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与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上的绝对领先。最终实现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在国内电动车行业全面领先。


第四个阶段,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

虽然比亚迪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公用车领域,但新能源车的市场依然无法与燃油车抗衡。


随着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成功,推动了全球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的热潮。


比亚迪抓住了这个机遇,凭借着自身的技术、性价比等优势,从2020年开始,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全面上涨。并于2022年正式宣布,完全退出燃油车车型,只专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全面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来,比亚迪的销量更是高歌猛进。在2022年3月份首次突破月销量10万台后,又在10、11与12月连续突破20万台的销量,全年累计销量1863494辆,同比上年增长208.64%。


2. 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房地产行业虽然没有比亚迪涉猎行业技术、精密度要求那么高,但地产行业也是需要整合上下游大量供应链的产业,其复杂程度不亚于汽车行业。


与比亚迪发展类似,地产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地产元年。

随着房屋货币化的出现,国内地产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国内房企通过对国外地产行业及香港地区地产行业的学习逐步走入正轨,直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国内地产行业第一次跌入低谷。


2008年11月国家推出了四万亿计划,国内地产行业再迎曙光,并创造新高,进入高速发展期。


当然,这一阶段房企的经营模式及管理模式尚显粗糙。


第二个阶段,地产调控初登台。

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在同步提升,但经营管理的提升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加之土地政策加持下的房价飞涨,国家出手,于2013年2月出台了著名的国五条。


第三个阶段,震荡起伏。

随着国五条的出台,地产行业再次受到打击,持续低迷,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央于2014年9月出台了930新政,地产行业再次起飞。


第四个阶段,地产去杠杆成为主旋律。

这个阶段,众多地产行业逐渐偏离了地产开发的本源,开始疯狂扩张,依靠扩张给资本带来信心,吸纳大量的资本,使用杠杆通过高周转扩大再生产。


反而忽略了房地产开发通过造好产品,提升管理技术水平,迭代技术,迭代产品,控制成本,来提升自身经营能力的本源。


地产行业的疯狂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吸取美国次贷危机、日本地产泡沐等惨痛经验,从2016年开始,国家开始收紧政策,对地产行业进行调控,管控政策迭出,大量跑偏的地产企业暴雷甚至破产。


02

比亚迪带给地产行业的启示


比亚迪的发展与地产行业的低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两者都抓住了风口,但一个依然坚挺,而且竞争优势更加显著,另一个却举步维艰。


地产行业想要再次崛起,可以从比亚迪身上学到很多。


1. 在熟悉的领域深耕

比亚迪不论是最初的电池还是后来的手机代工再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无不是先聚焦于本行业,并发展到具有优势后,在新的风口出现时可以自然而然的抓住,并再次取得成功。


反观地产行业,前些年的高速发展,冲昏了不少地产大佬的头脑,不在地产行业提升技术、管理能力,打磨产品,反而杀入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


有家小规模房企,在大湾区有两三个项目,前期地产开发项目的成功让老板异常膨胀,相继杀入新能源、餐饮、水利、旅游等行业,而这些行业持续亏损,也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稻草,目前该企业已举步维艰,只能通过资产变卖、裁员、降薪、拖欠工程款等方式苟活。


比如足球,数不清的地产企业注资中超,非但没有增加公司收益,反而成为巨大负担,拖垮了不少房企。


再比如某某矿泉水,销量一塌糊涂,甚至据该企业员工反馈,很多节日福利是用矿泉水来抵,成为企业的负资产。


可喜的是,在地产行业触底之际,有越来越多的房企进行反思,重新打磨基本功,从产品力、成本力、品牌力等方面提升在地产行业的技术、管理能力。王石说的会持续发展下去的房企正是这些企业。


2. 既要有战略勇气,也不能好高骛远

比亚迪今天的成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了长期探索及多次战略、管理、技术迭代实现的。


反观地产行业,前些年是不是大量房企在喊“冲入千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甚至于有的企业为了千亿规模的头衔,不惜业绩造假,没到业绩结算期,各种假工抵、内部购房操作。


还有的房企盲目最求规模,原本具有优势的区域深耕企业开始仓促全国布局,进入自己不熟悉的区域,对当地政策、市场不熟悉,导致难以维续。


企业要有战略勇气,但在实际经营上不能好高骛远,要做好内功与战略的平衡。


3. 产品力和成本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比亚迪的成功归功于其始终紧紧抓住了产品力和成本力这两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产品力:

比亚迪没有过多的宣传各种可有可无的配置噱头,而是在电动车根本技术方面下手,不断对技术和产品进行迭代。


成本力:

比亚迪汽车的性价比是公认的,同配置价格最低,同价格产品最优。这就是其成本力的体现。


比亚迪充分利用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并积极拓展海外低人工地区(虽然在印度不是很顺利),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在生产上不断优化,逐步形成半自动化生产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这也给地产企业带来了启示,既要不断的在产品和成本上进行深挖,实现“品质与成本”的领先。


产品力带来的是企业的口碑,产品的竞争力。成本力带来的是企业更加广阔的护城河以及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


03

小结


比亚迪今天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是其一直以来坚持本源,不断磨练内功并且敏锐抓住风口得来的。


当下地产行业确实步入低谷,不是这个行业不行了,而是原本偏离的经营理念已不适合市场及政策的需求。


地产行业的作用不可取代,市场容量也依然在,但不管是宏观调控层面,还是消费端需要的是好房子,是实实在在做项目的地产企业。


我们从比亚迪的复盘可以看到,企业的长久发展,需要有战略方向,要有踏实的经营,要加强产品力、成本力,地产行业是时候回归本源。


我们相信,一家持续做好项目的地产企业一定是国家、市场、大众都需要也都喜爱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不想成为“百年老店”都难。


凯发k8官网下载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