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超级ip”-凯发app平台
来源:飙马原创 作者:飙马原创 时间:2019-04-30
商业地产“超级ip”
1)所谓“互联网化”并不一定是指物理意义的“上网”,而是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商业哲学:招商时不再局限于场内空间,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目标定位,将项目人格化,进行流量的经营,用类似于社群的方式进行深度客户服务,最终使整个商业中心成为一个汇聚流量的超级ip。
2)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场所运营的核心是运营他们自身与客户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要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
3)所谓“超级ip”,具体表现为:内部具有原创内容,可以主动发酵,可向外部衍生和复制,形成足够差异化的人格形象,进而带来有变现能力的流量,借助以信用为依托的社交红利,形成交易的快速扩大。
4)用互联网的视角去看实体商业运营的优化,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数据化,对顾客做更深的细分,对其需求做出标签的极致细化。
第二,社群化,社群成员间的高效沟通与相互激励不但能加快产品升级速度,其相互信任关系对商业的粘性和效率提升也特别重要。
第三,人格化,商业场所运营的是与顾客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维护过程就是要不断有内容的沟通,基于人格化社群价值观的故事会更容易在社群中传播,并让社群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案例分析
广厦林立的上海大虹桥商务区,一个仅3.25万平方米的“小项目”,11个月招商,98%开业率,开业首天迎来8万客流。
2016年5月1日,上海缤谷广场二期开业。拿到这一串亮眼的运营数字,ret睿意德缤谷项目驻场团队长出了一口气:“太不容易了,招商过程不但是对职业素质的考验,更好像谈了一场 恋爱 ,需要对自身有深刻认知,还要抵抗各种诱惑。”
作为一个在城市核心区新开发的小体量商业项目,缤谷二期的招商不仅仅是耗费心力那么简单,它是在整个商业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存量阶段,都市核心区小体量商业中心招商的一个经典案例。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该项目更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运作与实施过程甚至堪称一次创举:作为一个线下项目,缤谷二期一改行业的传统习惯,采用互联网的思维、方法和工具进行招商,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在这里,“互联网”并不是指物理意义的“上网”,而是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商业哲学。招商时不再局限于场内空间,不再纠结于商品类目,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目标定位,将项目人格化,吸引能够自带流量的品牌聚集,在招商过程中用类似于社群的方式进行深度客户服务,最终使整个商业中心成为一个汇聚流量的超级ip。
而项目至今的运营结果,给了物业所有方和ret睿意德招商团队最好的回报:星巴克手冲现磨咖啡店、新加坡肋排第一的“摩根菲”餐厅、知名的法餐品牌——夏朵……30%以上的店铺堪称“网红级”,更有设计师品牌risa,曼都美发的高端品牌aisplus,gupls私教健身等新品牌落地,充分释放品牌原有聚合的粉丝能量,为项目奠定了持续自然的人流量。
飙马(中国)认为,在实体商业普遍受到电商冲击的今天,上海缤谷广场二期和ret睿意德团队所采用的这种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理念上的“互联网化”,也许意味着在“对抗”和被“革命”之外,实体商业与互联网发生关系的另一条道路。